為您提供最優的原料使用解決方案
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 CVD)嚴重威脅人類生命健康的疾病包括外周動脈疾病、冠狀動脈疾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 CAD)和腦動脈疾病。事實上多數心血管疾病是由于血栓引起的,在我國CAD已成為最常見的死亡原因之一。心肌標志物是反映心臟疾病的生物化學指標,有助于心肌損傷,特別是冠心病急性心肌梗塞的早期診斷、臨床分層和預后評估。
01 心肌肌鈣蛋白I (cTnI)
cTnI是心肌細胞損傷敏感性和特異性最強的標志物,也是公認的快速診斷AMI和ACS以及協助ACS危險分層和反映其預后的主要生化標志,因此被認為是心肌梗塞診斷的金標準生物標志物。另外,新一代高敏cTnI檢測有助于對不同患者群體(包括心力衰竭患者或穩定型冠狀動脈疾病患者)作長期風險分級。
02 肌紅蛋白(Myo)
肌紅蛋白是用于心肌損傷的最佳早期標志物。由于其為小分子物質,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時可快速入血,故在AMI發生的1.5~6h內,通過動態檢測二次血清肌紅蛋白水平可早期診斷是否有急性心肌梗死發生。如第二次檢測值明顯高于第一次檢測值,則具有極高的陽性預報價值;如動態檢測二次測定值間無差異,則具有100%的陰性預報價值,排除急性心肌梗死的可能性。但應注意的是,嚴重休克、嚴重的廣泛性創傷、終末期腎功能不全、心肌炎、急性感染時肌紅蛋白均可能升高。
03 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
CK-MB主要存在于心肌細胞的外漿層,由于其敏感性與特異性較高,在20世紀70年代,被認為是診斷AMI的“金標準”而廣泛應用多年。CK-MB在AMI發生后,4-6h開始升高,24小時達到高峰,48~72小時恢復正常。CK-MB的出現時間比傳統酶學指標要早。研究證明CK-MB可以用于診斷AMI,陽性率可達到80%。CK-MB是判定再通與否的早期最佳指標,CK-MB在溶栓再通者中峰值明顯提前,對判斷血管再通很有價值。
04 D-二聚體(D-Dimer)
D-二聚體是纖溶酶作用于交聯纖維蛋產生的一種小分子二聚體,增高能反映繼發性纖溶性增強。作為體內高凝狀體和纖溶亢進的標志物,對血液的高凝狀態和血栓性疾病的診斷、療效觀察和預后判斷有重要意義。
05 心型脂肪酸結合蛋白(H-FABP)
心型脂肪酸結合蛋白(H-FABP)是心臟中富含的一種新型小胞質蛋白。且特異地存在于心肌細胞內,在正常生理條件下,H-FABP并不出現在血漿或組織液中,在心肌損傷的早期釋放入血。是心肌損傷時釋放進入血液循環最早的標志物之一。ACS發生后1-3小時開始升高,6-8小時達峰值,12-24小時恢復正常。作為心肌損傷早期標志物具有其特有的優勢。
06 氨基末端B型利鈉肽前體(NT-proBNP)
NT-proBNP和BNP來源相同,前體都是激素原proBNP,NT-proBNP分子量為23.9kD,由心肌細胞分泌產生。心肌細胞首先合成含134個氨基酸對的B型利鈉肽原前體,隨后在系列內切酶的作用下被切割為NT-proBNP和C端多肽BNP。NT-proBNP是診斷心力衰竭的生化指標,并在評估高血壓左室肥厚、急性冠脈綜合癥的預后評價等方面具有廣闊的前景。
07 可溶性ST-2
ST-2作為一種生物標志物可用于心衰(HF)患者的危險分層以及預后評估。與其他眾多心臟標志物不同,ST-2的水平會隨著患者病情的變化而快速改變。這意味著ST-2可以幫助臨床醫師更快地做出響應。急慢性心衰患者的ST-2水平的升高(>35ng/ml)與心衰嚴重程度高度相關,并且可用于再入院及死亡率預測。大量文獻均顯示ST2是一種全因心臟死亡率的獨立預測因子,同時ST-2還可以提供與NT-proBNP(BNP)以及超敏肌鈣蛋白T互補的預后信息。
參考資料: 《國際檢驗醫學雜志》《當代醫學》